close
有一位行腳僧雲遊到一村莊,見其中一戶茅屋上方光芒萬丈。
他急忙前去探訪,究竟有何高人,能有此功力?
一進屋,他看見阿婆皺個眉苦著臉唸:
「嗡嘛呢叭咪牛....唉!是牛還是哞,糟糕,又唸錯了;唉!究竟是ㄋㄧㄡˊ還是ㄏㄨㄥˋ呢?」
結果每剝個豆子就擔心自己唸錯,佛號唸不成,豆子也不跳了,一屋子愁雲慘霧。
行腳僧當下大悟,告訴阿婆別再管是哞還是牛了,唸佛主要是唸心,不要怕唸錯,就放心大膽唸出敬佛之心便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道德經玄德章第十:「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。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。」如果我們能向阿婆一樣,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,那麼會很快契人自性。心經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婆羅蜜多時,照空五薀皆空。」就是如此的修行啊!
然而在不明自性之時,總是被七情六慾給牽絆,六根接六塵,幻化出多少的妄想呢?所以吾是以為「生活要簡單,知足可常樂。」道德經知止章第四十四: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」
雲彩山嵐泌心扉,
水綠霧煙似天堂;
夢中神遊太虛境,
客醒低思笑痴情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