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:「我真的能改變命運嗎?」

多少年來對於活佛老師說:「入我門者不窮,出我門者不富!」之言,總是在後學腦中思索:「真的不用怕嗎?」學生時代,也不管那麼多,總之等到當兵以後再想,努力的學修講辦才是當務之急,於是對於命運的探討一直深埋內心一個角落。

 

法會後,菩提心流露,從此快樂的渡人成全人,在『法施』不斷的累積中,『智慧』也不斷的增長,這是多麼神奇的地方,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啊!當我不斷的分享,腦中對於真理理解,竟然在一次次的分享中清楚明白,至今後學還樂此不彼呢!於是在一天天的累積法施過程中,智慧也一天天的流露出來!

 

再不斷的學修講辦道中,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學弟妹成長與經營伙食團,當然『財施』是不可以少的,買一些糖果餅飦,或者消費行功等等,總之財施不斷的累積中,我想在上天的銀行中存了不少功德錢吧!只是學生的單純,根本不在乎這些錢,是否因為錢不是自己賺的呢?更令人興奮的事,道場因崇德發事業的發展,使我們有消費行功的觀念,這種利己利人的事何樂不為呢?如果請他吃豆花,能讓他求道,相信修道人一定會非常樂意為之,因為救人靈性與錢是不能相比的,不過話說回來,在無私中,卻不斷的累積「財施」,這是千真萬確的!

 

為什麼要改變命運呢?以後學而言,在我的口袋愈多錢愈好,錢多到再也不用為了賺錢而傷腦筋,套一句我們常講的:「錢非萬能,沒錢萬萬不能。」「有錢之後,專心的修辦道!」呵!凡夫的想法就是這樣,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呢?只是因為我的想法與生活單純,脫離「有錢之後,專心的修辦道!」的魔咒,現在的我可是「全心全力的修辦道,盡心盡力的將自己的工作做好。」再說,有名聲好不好呢?當然是不好,走到那裏別人就指指點點,這怎麼受的了呢?雖然有一點點的成就感,一絲絲的虛榮心,衡量起來,還是平常人的好,不用被拘束而不得自由。

 

第二回:「如何改變命運?」

    看過了凡四訓的人都知道一件事:「命運可以改變,並非註定好就不可改變。」不過只有兩種人可以改變命運,記住只有兩種人,一種是大善人,因行善感格於神而給予福報;另一種是大惡人,因行惡感應於鬼而給予災禍。

 

    不過活佛老師說了一段話,才是真正改變命運的真諦:「一個觀念思想,產生言語與行為,逐漸成為習慣,終成為難以揮去的性格,最後成為命運。」點傳師說:「命運就是我們第八意識(阿賴耶識),因為一念的無明,產生了迷惑,而造下罪業,儲存在第八意識。而罪業使我們更無明、更迷惑,因而六萬來不知造下多少的業力!兩個點連成一條線,三個點連成一個

面,無數的點連成生死輪迴的業網,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空間的不變的轉換,縱使我們想停止,又怎能跳脫業網的拘束呢?」真是一針見血,若非行深般若波羅蜜,又如何能夠如此的清楚明白呢?

 

    還有我們比較能接受的「因果定律」。常言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這是因為可以看的到所以比較相信,例如考試不準備,一定考不好,這是一定的道理,但是有人會說:「考試有準備,不一定會考的好。」只是他準備的是什麼?若是文不對題,或是不是老師要的,當然還是「種瓜得瓜」囉!所以若能明白什麼是『因』,那麼『果』是自然而成的。但是這裏後學要說兩句佛說的話:『卻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卻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』這一句道盡因果的真實意,另外是佛開悟所說:『眾生皆具佛性,眾生畢竟成佛。』這一句是真因真果啊!所謂的「真理」是不變的,而「佛性」才是宇宙真正的不變的、不生不滅的。若能明白兩個的差異,便知道世間法與出世法之菩薩道啊!

 

    依據以上三點,可以歸納出改變命運的方法有:

1、 做一個大善人:我們現在是行菩薩的修道人,是大大善人,早就具足改變命運的本錢。

 

2、 心存樂觀積極光明的觀念:我們現在修道就是要把不好的念頭,變好的念頭,讓好的念頭成為我們的習慣,這叫「轉念」的工夫,佛云:「轉識成智」。

 

3、 福慧雙修:渡人成全人所行的「法施」,可以獲得「智慧」,再因修道格物與轉念,可以使得「智慧」更明白;渡人成全人所行的「財施」,可以獲得「福報」,雖然來不及參與過去,但是可以為未來的日子開創更多的福報。前人老說:「現在修道人要清洪雙享,現在發一崇德道場行富貴道。」

 

第三回:「如何獲得財富自由?」

    本來修道人不言福報如何獲得?但是多少的修道人卻迷失於其間,因為我們是入世修行,怎麼不會關心呢?真是大妄想!怎說?

 

    首先回應上面第一個想法是,這一輩子有多錢這是固定的,你的業力會牽引你去做這些事,賺那些錢,所以也不用勞駕你擔憂那麼多,總之再強調活佛老師所說:「入我門者不窮,出我門都不富!」既然能求道,可見自己的福報也不少,否則活佛老師如何敢保證呢?這裏你一定要相信:「佛所說的話,絕對是真實的。」除非你不相信有神鬼!

 

    再者回應上面第二個想法是,你有沒有發現你的想法是那麼的固執難移,雖說因環境背景所影響,可是也要加上累劫所累積的觀念。現在有一本書非常有名,「窮爸爸與富爸爸」,其中關鍵在於「財務自由」。其實兩者還不是「想法」的不同,否則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股票會賺錢,有些人卻覺得股票如猛虎另人害怕。好了,現在是大大善人,財務想要自由,對於你而言,簡直是伸手接東西那麼簡單,怎說?

 

第一了解財務自由的定義:「不用再為錢工作,而是錢可以為我們工作。」作者提出『房地產』與『股票基金』兩種投資,因為這兩種工具都能為我們工作。比較簡單的觀念是股票基金有『複利』百分之15左右,適合修道人投資的是『基金』,選一兩家經營不錯的,而且標的物有發展趨勢的,定期定額且固定的投資,因為不用去操作,十年之後,複利有百分之10左右,二十年、三十年,都是成倍數成長,我想夠了!修道人只要了解有那些管道,可以讓我們未來日子錢更多,就好了。

 

第二減少物資的享受,不要買一些「負債」,因此我們要了解所謂的「資產」:「就是不斷的讓錢流入你的口袋」,如上所提的基金等;而「負債」:「就是不斷的從你的口袋拿出錢的」,例如手機、買房子、買車子,每月固定都得給錢的,這種理論就是要我們「延遲享受」,拿到薪水後,第一個想法就是「投資」!所以只要修道人有這樣的觀念,相信不再為錢煩惱,只要不斷的做投資,錢成長的速度是很快的,更何況只要夠用就好了。

 

第三是要不斷的行功積德,因為前世我們財施多少不知道,為了保證未來的日子達到「財務自由」,所以你一定要不斷的修辦道且行財施,怎說?財施須無私,方能見其大,況身為修道人怎可為了「財務自由」而追求呢?這也是為什麼後學不想說的原因,所以後學要再次強調「智慧」是本來所具足,當追求之,一輩子無論如何,都要修辦道!而「福報」是因為善行跟隨而來的,不要終日汲汲營營之,因此大學有言:「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!」

 

第四回:「心靈自由才是你要追求的。」

    清心寡欲則不為世俗所拘,因知足感恩享受生活樂趣。徜若我們修道的方法正確,那麼要獲得「心靈自由」一定是做的到的。後學寫這一篇文章,是給所有伙食團即將畢業或在校學生的一種印證,聖人所云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親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無論任何修道人,皆必須依這三個步驟而行,只是身為白陽修道人,實在太幸福了,同時進行之,更快「心靈自由」。

 

    你知道嗎?求道真的非常殊勝,所謂的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」怎說?好比一面鏡子,沾滿了很多灰塵,注意!每一個灰塵就是我們的想法,於是你一定忘記你的鏡子了,直到遇到明師,用金手指從灰塵中挖一個洞,頓時你非常清楚,你竟然是一面鏡子!了不起吧!求道明師一指,引導我們認識我們自己,知道我們靈性所在,是真實的感受哦!你說沒有感受到?這也難怪,因為第一次見面總是那麼的緊張,所以活佛老師再傳三寶,給我們修行用,大學云:「知止而後定靜安慮得。」知止於玄關謂之守玄,念念不離玄關謂之口訣,無影山前對合同謂之叩首!正是「一回生,二回熟,三回生成好朋友」、又是「一日修來一日功。」

 

    你知道嗎?伙食團的殊勝,就是提供一個行「菩薩道」的地方,也是「親民、新民」的工夫,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幫助人認識自己,就在學修講辦道中,不斷的累積功德,活佛老師說:「卻消業障,但憑真功實德!」又因為「道心」不斷的出來,不斷的成長,終於是「道心與人心大作戰」各有輸贏,再也不是人心獨大的局面,只要掌握「修道三不離」,終有一天道心大到人心不能撼搖的地步。徜若再能「真修實煉」,不斷的轉念與反省,此長彼消,鏡子的面目愈來愈光明,所謂「明者自明,明後不能不明。」而「心靈自由」就在當下了,世間的觀念只會成為我們渡人成全人善巧方便法門。

 

    最後歸納之:

1、「慧」就是「心靈自由」:我們應該趁年輕來追求,單純是最快的方法,學生時代不要攀緣太多,活佛老師說:「用心付出,全力以赴,成果非凡!」

 

2、「福」就是「財務自由」:提供改變命運的想法與做法,若非有所智慧,相信你一定是哂然而笑,言後學胡言亂語,若能靜下來思考,佛所說所言,自然明白後學所言皆是有根據,只是現在的我還沒有達到而已!無論如何,只想告訴你,修道這一條路是最好的!

 

3、「福慧雙修」只有入世修道人有那麼好的福氣,所以請你一定要每天修辦道,不要再找那欺騙自己的借口了,難道工作中不能修辦道嗎?難道考試中就不能修辦道嗎?有智慧的你,修道是自修,辦道找時間參加,而渡人成全人,時間規劃好,不就好了嗎?不想再聽到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,佛說:「想法就是我們的命運!」能夠修辦道的工作才是好工作,不然你想要「心靈自由」那可難上加難,若想「財務自由」除非自有福報,否則修辦道才是達成的方向,想不開仍在業網的輪迴中,那就可惜求道因緣了!

 

開日見求道好,

清月明修道妙;

握慧劍破無明,

本初衷啟智苗。

 

92.05.16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