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水夢客前賢,火宅火宅萬家生火曰火宅!
世間的確無常呀,八苦也好恐怖喔!
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苦呢?不要講普通老百姓,修道人又有多少了脫八苦呢?
當然後學一凡夫也尚未了苦呀!所以問聲您快樂呼?

 

世間人的確少有人了苦,只因未知苦從何處來,佛說人有八苦,眾苦聚集而成苦海人生,必須要修「八正道」方能須解脫,此八正道皆是從本心本性而來,為斷執著(未那識)與妄想(第六意識),故活佛師尊云:「修道修心!」所以修道人是「吃苦了苦」,或許不知苦因,卻行善因,苦樂交熾的修道人生,若能把握修道三不離之志,心靈即有寄託,苦少而樂漸多,智慧就在修道過程中,一次一次的蛻變,或許了悟「苦本不在,雖身處苦中,心不著苦相,常行功建德,其樂融融。」既然苦本沒有,為什麼還要了脫八苦呢?何不隨順因緣,在塵不染塵,化人間為佛國。

 

前賢問聲後學快樂否?快樂是本心本性,自在清靜,只要遇煩惱不執著,遇問題解決問題,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。」或許以快樂本體而言,就有「不快樂」與「很快樂」的分別,吾當「執其兩端,而用其中於民」,中者快樂也,所謂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」所以後學勉勵自己要快樂的時侯多,「不快樂」、「很快樂」的時候少!時時反省感恩,默用三寶,快樂就在心中了。

 

總而言之,本無快樂,又何必快樂呢?本無煩惱,又何必煩惱呢?執著追求快樂,本身就是煩惱。為了解脫煩惱,到底是誰在解脫煩惱呢?若能明悟本心本性,本來清靜,但用此心,苦樂皆不相干,內心本是光明活潑、法喜充滿,何處何時不自在呢?

 

災劫災劫真哀哉呀!身在六道中,不就是在災劫嗎?
外在的災劫恐怖,內在的災劫更讓您心驚驚呀!
煩惱即菩提呀!沒煩惱就不是人類啦!您說對不對?
諸佛菩薩尚有煩惱存在,何況眾生呢?
看看道場的前輩們,誰沒煩惱呀?佛性無所不在,那麼佛性在哪裡呢?
佛性在玄關竅?人死了以後佛性還在玄關竅嗎?
請問您,本心會思量否?他又在哪裡思考呢?
明師一指與世尊的拈花示眾同一妙諦!
人人皆授明師指而開悟見性,那麼末法眾生還比世尊的諸眾弟子利害呀?
當初拈花示眾,三千眾弟子中也只有迦葉尊者一人開悟,現在大家得明師指而開悟那大家都是迦葉尊者呀?

 

賢士說的好啊!內心的災劫才是令人害怕。眾生煩惱都是執著我與我的,因此憂苦身心,便遭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然而煩惱是有分別的,諸佛菩薩忘我為眾生,煩惱的是如何渡化眾生,因此本性不動,身心泰然,只是慈悲心流露,「貪」眾生渡化不夠多,「嗔」眾生紅塵執迷不肯登法船,「痴」眾生同一佛性,不捨放棄,善巧方便,不渡眾生得道,誓不罷休,這是愿力無邊,你我本來面目也。眾生「貪」求財名食色睡五大欲望,「嗔」恨人事物不順己心,「痴」心人與物執著而糾纏不清,這是業力種子,輪迴路上開先鋒。

 

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:「佛告須菩提,莫作是說,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,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。聞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。」未法眾生能夠受明師一指本是千萬年來行功修福而成,更何況是「直指人心」呢?所謂大開普渡,是直接開示引導你見性。眾生本是「未成佛的眾生」,成佛本是本份之事,《道之宗旨》:「洗心滌慮,借假修真,回復本性之自然。」

 

玄關竅本是靈性大門,佛性住在屋子(身體)裏面,因此佛性在玄關竅之內是没有錯的。只有佛性會思考,佛性在那就在那裏思考,世人都說人用頭腦在思考,那麼活人有頭腦會思考,為什麼死人有頭腦不會思考呢?你說人死了怎會思考?其實死了就是佛性離開肉體了,當然不會思考,所謂「性在人在,性去人亡。」當然死了之後佛性也不會在玄關竅。金剛經言:「法當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玄關是法,初修道者當以玄關(三寶)修行,此是佛性所在地,是真因之地,只要真行深之處,便能契入般若波羅蜜多,智慧流露,佛性現前,此為真果還生。

 

人人皆有佛性,如何不能開悟呢?求道人是「先得後修」,所謂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。」就是那麼簡單,好像法華會上龍女現龍珠給佛一樣,純真自然,又豈有迦葉尊者能開悟呢?肯定的是尊者為天命祖師,但是不能說只有尊者能開悟,佛經記戴不是有許多開悟的事例呢?如維摩詰居士不是可開演法華大法嗎?所以求道的人因為天命明師撥雲見日,雖然當下見性短暫,但是已經見性了,那麼明心開悟的工夫就不難了,只是修道人「信」不得罷了,所以我說:「修道還是單純的好,自覺覺他菩薩行誼!」

請問雲水夢客前賢,如何識得己佛性如何去發揮它呢?
難道求道得授一指即是嗎?後學才疏學淺,不識得佛性也不懂得如何發揮!
還望請您多多指教!

求道只是修道的開始,知道佛性在那裏,並不是已經可以真正讓真主人當家,只是求道後依三寶修行更容易契入而已,但是每一個人的因緣並不一樣,不過活佛師尊言:「因為付出,才會感動;因為感動,才能深入;因為深入,才能契入;因為契入,才能悟入。」所以如果前賢若想「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」,後學建議前賢加入佛堂運作,積極的參與付出,另外參加「研究班」課程,此為第一步;然後效法菩薩渡化眾生,先從朋友同學渡起,請他們來佛堂聽道理拜拜求道,此為第二步;最後還得參研道學與經典,時與前賢切磋分享,再借事借人,了解自己脾氣毛病,然後一一的改,雖不能立即改除,但是只要「工夫用的深,鐵柱磨成綉針。」明心再見性(自己見性)指日可待了,此為第三步。賢士加油吧!,

上本有慧日在,

中一輪幻月照;

醒還見如來顏,

遇知音談玄妙。

 

94.09.04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