☆心得:講師總是有傳題的時候才會認真準備,講了「中庸證釋」

 

多年,突然要講朱熹版的中庸,茫然無措,該從何講起呢

 

?其實現在的道親要研究經典何其不容易,千擾太多了,

 

尤其智慧型手機出世,又有誰會看書呢?更論及研究經典

 

。不禁 為自己歡喜,學道之初無太多紅塵擾身,一心一

 

意修辦道,於是養成了習慣,每日不讀經,心中空空的狀

 

態,正是十年見高低,二十年見微理啊!

 

 

 

 

 

做這一篇講義的目的,是希望研究經典要有依據,證釋本

 

是聖賢扶乩所言,所謂是理則進,況且道場已用多年可為

 

中心之書,而其他如朱熹版,以及後列網路參考之呂祖註

 

、興毅經典等,都是增加及鞏固所學。道場因應時代,

 

將為老水還潮做準備,亦可也。只要證釋本有所得,朱熹

 

版不難矣。所以希望研究中庸可從證釋版下手,上列兩種

 

大綱,就是要大家清楚知道,一是內聖外王一貫,一是編

 

列無章而已,並無好與壞的分別,因為句中所言,皆是聖

 

人之語,任何一句亦可通天明性,只是學習效果有系統及

 

無系統的分別罷了。

 

 

 

雖然近來文章不多,但每日流覽的人不少,感謝大家閱讀

 

,若有幫助,即是歡喜。生活中要有體悟,不外修辦道,

 

他日若有想法再於大家分享。

 

祝新年快樂,聖凡如意!

 

中庸講義

一、中庸來處

中庸》是儒家經典的《四書》之一。 原是《小戴禮記》第三十一篇,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,作者是誰尚無定論,一說是孔伋所作(子思著《中庸》),載於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。 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《禮記》中抽出獨立成書,共33章,朱熹則將其與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學》合編為《四書》。

二、中庸證釋大綱

 

中庸篇

項目

內容

第一章

綱領

1、天命之謂性、率性之謂道、修道之謂教

2、正反合三修持!(須臾、戒慎恐懼、至中和)

第二章

第三章

修持功夫

(內聖)

 

 

48章成德之方(外王)

1、誠為一切德行的根本(無私欲,時中)

2、自誠明、自明誠;誠者、誠之者(正反的修

持)

3、成己、成物(合的修持)。

4、擇善固執、盡性、致曲(誠的修持方法及境

界,  止心而後可明性,省察而後可止心)

5、至誠如神、鬼神之德(前知、敬畏無私欲)

6、天地之道、至誠無息之境界

7、苟不至德,至道不凝焉(承上啟下,結眼)

第四章

中庸為本

時中、守中、

用中:依體起用

1、三達德:仁智勇

2、五為學: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

3、勤能補拙:知、行三狀態

第五章

以明行

1、忠恕之德(恕道):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

2、五達道(五倫):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

、朋友(君子之道四、造端夫婦)

3、君子之道:齊家(由近至遠)、費隱(道體

之彌勒)、語大(三施並行)、語小(須明師一

指)、夫婦(易行)。

4、素位而行、明哲保身

第六章

以繼道

1、舜之大孝(位祿名壽→天人感應、性道通神)

2、無憂文王(善繼志、善述事)

3、周公制禮可顯孝(推孝制禮,其始於祭祀)

第七章

以明治

1、禮儀三百、威儀三千(禮之功效)

2、制禮作樂:位德兼備

3、聖人為道之大,至誠措無不宜

第八章

以歸誠

1、治天下九經:修身、親親、尊賢、敬大臣、

體群臣、子庶民、來百工、柔遠人、懷諸侯

(先三重內修,後推已達人)

2、九經之行在誠(中庸始終之旨)

第九章

總結

1、孔子德行配天地,並育並行,小德大德

2、誠者著,誠於中,形於外,待人接物莫不

「配天」。

3、至誠,一切皆成,內成道,外成德(成己

成物)

4、存養省察:操存無間,省察惟嚴(首章與未

章相應)

5、德之至無名,純乎道也(無聲無臭)

 

三、中庸大綱

 

 

項目

內容

 

中庸一

 

0111

1

綱領(同證釋)

1.      天命之謂性、率性之謂道、修道之謂教

2.      正反合三境界(須臾、戒慎恐懼、致中和)

 

25

中庸定義1

1.      中者不偏,庸者不易→本性

2.      時中

 

6-10

三達德

1.      知(67

2.      仁(8

3.      仁知勇(9

4.      勇(10

 

11

中庸定義2

聖者行中庸

 

中庸二

 

1219

1215

五達道

1.      君子之道:費隱、語大、語小、夫婦(12

2.      恕道、君子之道四、言行中庸(13

3.      素位而行(14

4.      君子之道:齊家(15

 

16

鬼神之德

誠者敬也

 

1719

1.     舜之大孝(位祿名壽)(17

2.     無憂文王(善繼志、善述事)(1819

 

中庸三

 

2025

20

1.     五達道、三達德

2.    治天下九經在誠

3.    五為學

 

20(後)~26

1.      誠者、誠之者(擇善固執)(20後)

2.      自誠明、自明誠(21

3.      盡性(22

4.      致曲(23

5.      前知(24

6.      成己成物(25

7.      至誠無息(26

中庸四

 

2633

2729

1.      禮儀三百、威儀三千(27

2.      制禮作樂:位德兼備(28

3.      聖人為道之大,至誠措無不宜(29

 

3033

總結(同證釋)

1.      孔子德行配天地,並育並行,小德大德(30

2.      成聖的五種條件→聖人德業配天(31

3.      至誠方可完成三大事功:經綸大經、立大本、知化育(32

4.      為己立心→存養省察→不賞不怒平天地→至德無名,純乎道也(無聲無臭)(33

 

 

四、參考網路:中庸淺言新註(呂祖註釋)

五、參考網路:一貫道興毅南興南悌區:經典中庸

 

106.02.0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