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性與天道

1、子貢曰: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 25

2、子曰:「參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」。子出。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己。」21

3、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19

4、子曰:「誰能出不由戶?何莫由斯道也。」30

5、子曰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。」6

 

二、孔子的生命世界

用三寶

渡人成全人

改毛病去脾氣

備註

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

有朋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

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

1

1、子曰:「五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從心所欲,不踰矩。」8

2、子曰:「富與貴是人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17

3、子曰: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」32

4、子貢曰:「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」子曰:「何事於仁,必也聖乎!堯、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已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己。」36

 

三、曾子事修與顏回理修之方法

 

1曾子之三省修行

(1)    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,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,而不信乎?傳,不習乎?」 5

 

2顏回之四勿修行

(1)    顏淵問仁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,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!」顏淵曰:「敢問其目。」子曰: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: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!」

(2)    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5

(3)    子曰:「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發。回也不愚。」10

(4)    顏淵、季路侍。子曰:「盍各言爾志。」子路曰:「願車、馬、衣、輕裘,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。」顏淵曰:「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」子路曰:「願聞子之志!」子曰: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26

(5)    哀公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,好學;不遷怒,不貳過;不幸短命死也,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。」27

(6)    子曰:「回也,其心三月不違仁;其餘,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」28

(7)    子曰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」29

復聖顏回,他得一善則拳拳服膺,這拳拳服膺,誠心抱守,就是尊敬自家的仙佛。而他為什麼要拳拳服膺呢?因為他知道這人生很短暫,世事很無常,他要把握住機會去行善、去積德,利用機會去行功、去立德。顏夫子他很聰明,他知道人很難活到一百歲,所以他不往外修,不往外看,只一心一意的內觀自性,修自家佛,專心專意的改牌氣、去毛病,所以他才能夠修到「不遷怒、不二過」的境界,三十二歲就成就為一位傑出的聖人。如果他不是往內自修,尊敬自家佛,可能會成就如此嗎?

曾夫子也一樣修行,他曾說過:「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可是他們兩個在修為上,在方向上,一個是向內,一個是往外,就這麼一點小小的差異,他們日後的成就,就自然的有高有低層次不同。如果你往內修,以自性佛為生,這個層次自然就高,如果你往外修,注重外相,你的層次自然就比較低了。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些微的差別,但是切記這一點的差別,卻正是所謂的「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」啊!

你看顏夫子他日日夜夜認真的改脾氣、去毛病、修心性、充內德,並且把握機會行善、行道,更時時刻刻戒慎恐懼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深怕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,乃隨時隨地迴光返照,以覺為師,所以他才可以在短暫的生命中,成就為一位了不起的聖人。而曾夫子,他一樣修心,卻重在外在的待人處世,有形事相,所以在成就聖人的層次上,畢竟差了一點。(選自活佛老師十五條佛規)

三、修天道由人道做起~孝道

1、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,鮮矣!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2

2、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5

3、子夏問孝。子曰:「色難。有事,弟子服其勞;有酒食,先生饌。曾是以為孝乎?」10

4、子曰:「事父母幾諫。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23

5、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;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24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