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

中國字總是一字多義,用字之精簡,實在没有辦法,尤其是紙還没有發明之前,那更是不簡單啊!「斷簡殘篇」就是說明保存不易,你又如何能相信竹片可以保存多久呢?哈…這也難怪夫子再臨凡塵重新顯化一般,我看朱子所註四書真是一頭霧水,前後文不連貫;又看其他自以為保留前秦精華之書,更是讓我灑笑嘆然,奇哉!何大言之呢?今夫子降凡證釋大學,實讓我們後學萬般感恩啊!嗯…修學多年,只是深者見其深,淺者見其淺,從文字般若,行觀照般若,而證實相般若,我想若不是相信「道真、理真、天命真」;若不是相信活佛恩師再身旁提攜照顧;若不是深行菩薩慈悲愿力;若不是廣參宣化經典奧義,我又怎能有一點點的契入與體悟呢?

 

現在來講「大學之道」,此「大」是何意呢?道書云:「人得一而為大」,也就是說如果没有得到明師一指點,那麼終究還是「凡人」啊!如果得到明師一指點,那麼就可以往「超凡入聖」的道路前進了,此聖即為大,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、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」。所以我認為此「大」是得道之人也,因為夫子是「明傳詩書暗傳道」,講的就是得道以後,我們要如何學修道呢?此「學」是學習效法之意,或可以說是效聖法賢;此「之」是行、往之意,就是說要行之日常生活中,要往聖人之路前進;此「道」是恆久不變之義,也可以是原理原則,更可以是遵行的光明道路;總而言之,大學之道就是得道的人如何學修講辦行道的原則與方法!

 

當然夫子提出了四綱領,做為修道的歷程與內涵。在證釋中夫子說:「儒教祖述堯舜,余亦得先聖之傳,而其所述教義;以大學之道四字揭明,蓋即先聖相授受之道也。」這也是說明,此「大」就是得道之人啊!所以「得道之人,當學習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,要重視德行,而且要往成聖之路前進,最後契入、融入、悟入本心本性。」三教所言亦是如此,儒云:「存心養性」、道云:「修心煉性」、佛云:「明心見性」,皆可以為此句是註解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