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退伍回來後,點傳師要求我不要在伙食團講六祖壇經,應該多講一些

四書,他說:「白陽時期,儒家應運!我們老前人所言所行不離四書,仙

佛都說他老為『今之孔子』,所以我們應當效法老前人,在伙食團中多講

儒家之經典!」從那時候開始,我就開始學講大學而少講佛經了。

 

每週一約學生在伙食團中聽我講大學,雖然人很少,即使如此我還是熱此

不疲,直到没有時間講為止。講大學至今六七年了,一年一年下功夫,也

能對於經典有所收穫,這一部「大學證釋」是列聖齊著,神道設教,直指

人心,重在實用!既然是聖賢仙佛所講的,自然是真理,研讀的方向也不

錯了。

 

每一年至善班我都會安排大學證釋(二)來學講,主要的原因這一個部份

是儒家的「性理心法」,只要不斷的深入,不斷的學講,終有收穫的時候

。我在部落格已經把大學證釋(一)分享完畢,一直不敢分享證釋(二)

的原因就是我還没有把『格物』的工夫明白透澈,所以遲遲不敢野人獻曝。

 

講大學必須要跟個人的修道及伙食團經營結合,否則大家聽的霧茫茫而不

知所云。開始的時候,我先把證釋(一)在複習一遍,告訴大家修道的三

個方向必須同時並行,就在日常生活中實行,是平常而没有神奇怪異之事

,我們當立志效法聖賢菩薩,努力的落實在生活之中,因為我們本來就有

佛性,所以行聖賢菩薩之事必能有所體會。

 

明明德的基本功夫就是「格物致知」。仙佛說:「修道修心」要我們改毛

病去脾氣,這是自己做的到,不必向外追求,致於修行方法容後在言了,

因為這是今天的主題啊!

 

親親新民之功就是渡人成全人,我們在伙食團所做所為之事不是這些嗎?

如果我們「重聖輕凡」,配合伙食團的運作,此外功又有何難呢?我想

環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,一日一日、一月一月、一年一年,自然久久成功

,那麼功德就在其中了,活佛老師說:「卻消業力,但憑功德。」因

此諸位在座的學弟妹們,任重道遠啊!

 

止於至善之功早在求道當天就已經揭示清楚了,三寶修行是每日必做之事

,各位學弟妹你們每天有用三寶嗎?止至善的基本功就是「知止」。知

道止於玄關,用意念守住玄關竅,當下諸念消沉,如大象過小河而水斷,

諸念不生謂之靜!這是無上大乘性理心法、這是獨一無二的佛法,「直

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之道,那麼大家有每天「守玄」嗎?有没有用玄關默

唸口訣呢?每天用玄關默唸口訣,自然守住玄關竅了。有没有每天用合同

叩首呢?不要說没有場地,在家中面對窗戶,每天禮佛叩一百首,經云

:「無影山前對合同。」自然久久成功,真是一日修來一日功了。

 

以上簡單複習,想要更了解,可以去看我的部落格。今天我要來跟大家分

享證釋(二)這是儒家的性理心法,修道最重要的功夫,道不在外而在我

們這一顆心,這個心不是心臟而是玄關裏的真主人,一切思考的源頭就是

這裏,没有求道的人如何能夠知道本心本性在那裏呢?這是道的尊貴與殊

勝,我們應當時時感謝天恩師德!

 

性理心法就是在講我們的佛性在那裏?如何能契入佛性與其融合?就好

像隔一層紗簾一樣,隱隱約約知道佛性在玄關竅裏,但是仍不知佛性(道)

為何?那麼我們今天求道是先得後修,活佛老師傳給我們三寶,就是要我

們直入本心,腳踏實地,終有打開紗簾而自見本來面目,所以我希望大家

每天都要用三寶,自然有一天可以契入本心本性了。

 

用三寶很難嗎?没有時間嗎?我想是因為大家對於契入本心本性没有興趣

吧,可是本心本性才是真實的啊!那麼大家為什麼捨本逐未嗎?大家又為

什麼棄真求假呢?真讓人不解啊!希望學弟妹們用你們的智慧,了解何謂

真?何謂假?才不枉費求道因緣!

 

格物的物是什麼呢?一般我們所稱的物是指外在的東西,也就是凡是眼睛

所看到的都是物,我們要了解外在的物都的假的,有生就有滅的,例如

房子是真是假呢?921大地震之後、八八水災之後,你就知道房子是假的了

。再來就是我們的身體也是物,老子說: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

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身有六根就有六慾,眼喜看美、耳喜聽好、鼻喜

聞香、舌喜美食…等等,這些慾望感覺也是物,最後是我們心所產生的情

慾、三毒、或者毛病脾氣等,這些都是物,我們也稱為心物,而格物最重

要的是針對我們內心的情慾下工夫。

 

清靜經說:「內觀其心,心無其心;外觀其形(身),形無其形;遠觀

其物,物無其物,三者既無,唯見於空。」無者假也,物都是生滅無常本

來就是假的;觀者格也、明也,明白心、形、物都是假的,那麼就了解最

後空無一物,只存在我們無形無象的佛性,而這個本心本性才是真實的啊!

 

說到這裏是否對於「物」有所明白了解呢?所以我們要知道格就是『明』

的意思,其次才是「去」的意思,因為你不明白物是什麼?又如何去除心

物呢?不知道毛病脾氣是什麼?又如何改毛病去脾氣呢?不知道七情六慾

是什麼?又如何抑情去慾呢?所以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情緒或感覺而已,

如果分析越細,分類越多,那麼格(明)的就越清楚了。

 

格者,明也,知也。就是說格物就是致知(明),而致知就是格物。因為

我們明白我們有佛性在玄關竅裏,知道我們有一個佛性,明白除了佛性之

外,一切的心物都應該格。因此格物當下,是我們的佛性在玄關裏作用,

否則又是誰在格呢?是心嗎?不是,心無其心,心又如何能格呢?

 

格者,去也。明白情慾有害佛性,就應該去除;明白毛病脾氣有害身心,

使佛性不能流露現出,就應該去除。說起來非常簡單,但是要去除心物可

不容易啊!縱使我們知道情慾不好,但是我們依然會放縱情慾,總是喜歡

享受情慾那樣的感覺,或許是成癮吧!就好像抽煙吸毒一樣,去也去不去

,最後生命就這麼的結束,也難怪老子說:「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有

妄心!」

 

然而,去不掉還是要想辦法去掉,所以格者,適也。既然去不掉就要調適

(中節),因此古有「清心寡慾」的修行方法,修道人對於心物及外物,

必須要「淡」、要「寡」(少也),否則就不是修道人,除此之外,「轉

移環境」及「轉移目標物」也是不錯方法,因為獨自一個人比較容易放縱

情慾,經云:「慎其獨也。」曾子說: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乎。

」既然一個人的時候没有辦法克己,那麼只好轉移環境了,不然的話養成

看經典聖訓也是不錯方法,哈…如果常來雲水夢客部落格精進一下也是轉

移目標物的方法了。

 

除了「淡」、「轉移環境及目標物」之外,「轉念」一直以來是修道最

重要的工每一件事、每一個過程總會有結果,而結果總是令人不滿意

,古人說:「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」但是求道後我們知道有一個真

主人在玄關竅裏,我們可以真主人當家,可以選擇好的想法及不好的想法

,這是一個好消息啊!這是求道的殊勝處,例如別人罵你、毀謗你,你當

然會非常生氣,想把不滿的情緒給發洩出來,然後呢?

 

我想你應該有一個好的發洩管道,例如找人訴苦就是不錯方法,然後你要

反省這樣的事情發生多少次了呢?為什麼每一次我都會生氣呢?生氣的原

因是什麼?如果下一次碰到的時候,我要如何的反應?總之就是找出生氣

的原因,然後找出解決的方法,把不好的想法變成好的想法。

 

「感恩」的人有福了!老前人說:「當別人說你不是,你要感謝他,因為

他為你消業!」子曰:「擇其善者而從之,擇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壇

經說:「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。」「感恩」的人真的有福了!因此

我們真的要感謝他,因為他給我們學習的機會,如果你能這樣想,那麼

下一次或許你就不會生氣了,那麼這一次的考驗就過了,所以感恩是修道

人的第一個課程,真是要感謝天恩師德啊!

 

總之,格物就是明物→去物→適物這三個順序步驟,每一個步驟「致知」

就在其中,致知就是我們的佛性的作用,我們的真主人當家,那麼「一回

生、二回熟、三回更明白」,如此越能「反省格物」就更能明白佛性的狀

態,那麼是不是說「格物致知」就是修道人一生要努力的方向及下功夫的

地方呢?

 

此時,我的內心充滿著法喜,因為從來也没有對於格物講的那麼的清楚明

白,那麼的暢快舒服了。接著就開始講解經文的意思,其實格致誠正諸文

,無非就是要我們不被情慾給害,不斷借經文告訴大家,格物的重要性!

 

誠意就是格物的結果,意者最初的一念,意者氣也,能夠「不二過」(一

念起即格物,就無二念了)自然浩然正氣充塞於身心,孟子說:「我善養

吾浩然之氣!」就是格物的工夫,一直修到四十歲達到「不動心」的境

界,實在是我們修道人學習效法的榜樣,古人說:「一日修來一日功!」

只要腳踏實地的「反省格物」何愁不成功呢?所以再三的告誡我們「慎其

獨也」。

 

正心也是不被情慾給左右,心不被物役,自然心正、自然浩然正氣充滿身

心,因此格物則心在理中,身所行出來的也能正,此謂「身修」了。在者

,存也,心存者,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自然「誠

於中,形於外」,那麼這個誠的意思就能明白,原來就是我們的佛性啊!

中庸說:「自誠明謂之性,自明誠謂之教。」不就是大學說的「致知格

物就是佛性的流露,格物致知就是佛性在作用」嗎?

 

後面講的「齊家與治國」就是希望我們當學長姐要『以身作則』,所

以我常說:「要當一個好的學長姐,首先要先做給學弟妹看,然後再教他

們怎麼做,然後帶著他們一起做,最後要慢慢的放給他們做。」我們都知

「身教」重於「言教」,自己都不想去做,如何讓學弟妹去做呢?有時

候是我們做十分,學弟妹才做一分,無論如何「以身作則」才是成全的不

二法門。

 

所謂「鐘不敲不響,人不勸不善,人不渡不求道,人不成全不修辦道。」

可是若没有以身作則,又要如何勸說呢?因此修道重在實行,做十分講一

分,自然學弟妹會效法而行了,不知道在座的學弟妹有没有此志向呢?活

佛老師說:「一人緊繫多少蒼生性命!」我常說:「要感動別人之前,先感動自己!」別人不去渡人,難道你就不去渡人了嗎?別人不整

理廚房及環境,難道你就不整理嗎?別人不去關心大一學弟妹,難道你就

不去關心他們嗎?加油吧!做一個真正的修道人!

 

美麗的故事總是會有結束的時候,今天我就說到這裏了,主要的是針對格

物來分享,希望大家有所收穫,如果明年有時間,再把大學證釋(二)一

一分享吧!又是年終,時間荏苒,光陰匆匆,這一年來感謝大家的支持,

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也希望文化的學弟妹更加的精進,共創道務成長!

 

開霧散現真陽

濁激揚本清靜

中知止格心物

明本來渡群生

 

98.12.24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