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云人有五大欲望:「財名食色睡」,又有根本五大毒害:「貪瞋痴慢疑」。首先了解自己有那些欲望與毒害,這是最重要的,因為那困擾身心的欲望總是會不斷的出來亂世,雖蒙天恩師德了悟自家本性,比凡人更真切感受「理欲交戰」,但是修道人每遇此總是覺得慚愧,在這問題上旋繞,卻不思如何降伏其心?今兄弟請教此問題,頓覺得根基非凡,有聖人不恥下問之率性,實為難得萬分,後學才疏學淺,僅提供自己的方法做為參考。

 

後學猶記修道之初,因不明「本來無一物」之理,採取「斷欲」之方,雖然常有「道貌岸然」之態,為已修道精進高興,但是在獨處之時,其實內心痛苦不堪,因為欲望無時無刻的侵害,一次一次的攻城掠地而令人黯然傷心,只能不斷的鼓勵自己,屢敗屢戰而勇往直前。後得「清心寡欲」之方,這「寡」字實為重點,寡即是少的意思,而不是一無所有,我想身處五光十色的社會中,不沾染紅塵是不可能的。

 

於是後學開始面對自己的欲望,如財名以「淡泊」處之,或許學生單純不為生計而能淡泊之,終日埋首修辦道之中,實為快哉!又得活佛老師:「入我門不窮,出我門不富」之理,似乎有洞澈因果真實義之悟,似乎名利再不為所害之感,在也不會終日汲汲與名利富貴也,畢竟萬般天注定,命裏有時終須有。雖至今身感一無所有,但看到前相點傳師、講師們,修辦道之真切,一心許天,上天從來没有虧待白陽修士啊!所以感覺財名這一關就比較容易過了。

 

再說食睡之問題,住在伙食團中生活規律,早睡早起自有公約,況且身為帶動者,怎可能睡過頭了呢?至於吃的問題,只有研究如何吃出健康,卻沒有困擾太多,没有吃零食霄夜的習慣,故此關易過。後學觀察現今修道人總為食睡困擾,實在是因為不能「規律」吧!三餐須定時定量,當然「偶起」口欲不要太計較,但也不可放縱,以假為真而為借口也,其次睡亦然,時間規畫得宜,改變觀念而培養良好習慣,與其熬夜讀,不如晨讀,總之莫忘道在日常,早睡早起乃本份也。

 

最後言「色」,子曰:「少年戒之在色。」其實這問題就是我們年輕修道人最大的問題,故道場有「三清四正」以戒之,使我們的佛性不為所蔽,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學期初幹部研習必須再三強調之事,然而遇此問題而困擾身心之人,又如何降伏其心呢?實在有一點困難啊!多年來觀看伙食團修道史,一次次情愛故事中,多少修道人身困其中,最後淡離伙食團而不見人影,我說:「學修之初,當以道心道學為先,謹守佛規,降伏身心。」

 

後學只因不離佛堂伙食團,故「淡」字易為之,可見「良好的修辦道環境」實在太重要了,更體認前人老之大德護祐,若是不在佛堂或伙食團,須有固定的時間思考修辦道的問題,或研究經典聖訓,最好是常起渡人成全人之心,以鞏固道心,總之增一分道心,減一分人心!

 

上面五大欲望在一個「貪」字,故以「淡」字處之。瞋恨心如何降伏呢?與人相處常起「不順眼」或「不順我意」而對人有所偏見,無論他人的態度、儀容或言談等等,只要不爽心便牢記心中,那有修道人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之風範,因此有幾個方法可供參考。

 

首先培養「感恩的心」,子日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,擇其善者而從之,擇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以他人的言行為借鏡,感謝他人對我們的提醒也。再者「接納包容的心」每一個人的環境背景,修道的因緣與時間等等皆不一樣,想想自己脾氣毛病仍如此多,怎可以主觀論斷之呢?說來「人事」多問題,豈不知大學有「如切如磋」之言嗎?反求諸已,時時反省自己過失方好,怎可以有瞋恨之心呢?故壇經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一切盡不妨,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。」不過先求「和」,再求自心之病改也,問自己為何對其有此想法呢?再問修道人如何面對呢?多問多站在別人立場,那這一關就易過了。後學此言是修道歷程,不過後學仍時有瞋恨之心,說來不易斷也,不過所謂一日修來一日功,相信會逐漸突破的,所以要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,相信有一天自己的心胸會更開闊,正如壇經所謂的「心量廣大,遍週法界。」其次要訓練自己「讚美他人」的習慣,看到人就想他的優點,可以先從外表之「身讚」,再從做事態度、用心之「事讚」,最後不斷的讚嘆「了愿快樂」、「修道人為法忘軀,當如是乎!」之「理讚」,相信嗔恨之心逐漸抹平。

 

痴愛常與情愛聯在一起,當然包括人與事物,如終日想著某人,追求那浪漫的情愛;或如上網成痴,現在人易染著也,總之就是對人對事二六時中常掛心中,而「魂牽夢縈」四個字最為貼切,當然如果你是終日想著要渡人成全人那是「佛菩薩」啊!所以佛也有貪瞋痴,貪能渡化更多眾生,瞋恨眾生追求假景虛幻而沉迷不受渡,痴愛眾生早日覺醒故不捨眾生,此為「道心」與「人心」之分別也。這一關必須透澈真理才易過也,知道了解是不夠的,須要真真切切明白「真」、「假」方能安然渡過生死苦海,否則正如活佛老師說的「情愛流失多少佛子」!對於事物有興趣是不錯的,如果成痴那就是煩惱了,我想不如多讀經典聖訓為好。

 

愩高我慢之心為知識份之常有之問題,當然有外顯與內傲之分,何言?屬於外顯型的,或因有小聰明,學習力較快,因比較而表現於外,或自吹自擂,或主觀意識太強,或好為人師等。而內傲之人,表面上謙和,實際卻有一點傲慢,只是困擾較少而已,當然也容易修改。當自己察知有傲慢之心,常常不得人緣,因而阻礙溝通,所以決定改之,用盡了任何方法,曾經有研讀人際關係學、社交與成功學等,而以潛能開發最有用,每天念一遍「你是最感恩的人,你是最謙卑的人」稍有好轉,再用趴地抹地半年再降幾分,後因講壇經之緣,發現表達出了問題,要求自己開始要說:「後學才疏學淺,僅供參考」最後一定要說:「感謝你今天聽後學分享小小的心得」果然再降幾分,所以後學覺得「言語的自我暗示」改變是很好的方法!!

 

最大的疑惑就是不相信「道真理真天命真」、不相信濟公活佛老師會幫助我們!不過有疑必問,問後慎思、明辨,直到萬分肯定修道辦道任一生為止,否則修辦路可難走啊!其次「認理實修」所謂「以師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」鼓勵多看「老師的話」或「光明智慧」或「訓文」,還有老前人講道集,及經典聖訓等!正確的修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平常要多讀。

 

多少次理慾交戰中,不斷的戰敗,沉淪慾海之中而不可拔,若非修道三不離,不斷的提醒鼓勵,我又如何堅持到底呢?

多少次理慾爭戰中,不斷的戰敗,只是在法船上,不斷的覺醒起來,跟隨著活佛妙寶,道心不斷的滋長,我又怎不幸慶身為佛弟子呢?

多少次理慾抗戰中,不斷的戰敗,學修講辦道的路途中,身也習慣心也降伏,在百千回勤做廣長舌中,我又豈能停止渡人成全人的行動呢?

 

 

環山性光暗

波濤慈航駕

華岡鳳凰鳴

不止觀照察

 

92.12.28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