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有些不太讀書,天天上班,下班後看看電視、唱唱歌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終其一生,如此而已。

有些人被要求要讀書,或自我要求要好好讀書,卻始終不知道為何要讀書?讀書目的安在?

有人讀書只為了謀得一官半職,日後工作較鬆,有固定收入,而且收入不菲。

有人希望借讀書為進身之階,求個高官,賺取厚祿,衣食都有著落。

故而都為考試而讀書,讀書儼然成為求取功名利祿的工具罷了。

讀了書而不求聞達,馬上被識為愚魯,斥為迂腐。讀聖賢書,所為何事?少了思及。也難怪有人問及天然古佛,師尊老大人:「您天資這靡好,秉賦這麼高,卻不喜歡追求聞達,盡做些不切實際的事。讀書人固然當如是乎?」

 

 師尊老大人的回答發人深省!而人尋味,智高一等,豈是常人所及。您道師尊老大人如何回答?師尊說:

「您說的對,對極了,這的確是我的愚蠢。不過,我可是也在心裏頭算計了好久,考量了好長時間。如您所說的「聞達」,也不過是「名利」而已,其實名利是有命定的,不可強求,想想,求進而得進者,百人中能有幾人?

況且即令求而得之,又如何?宦海浮沉,眾所周知,暗藏許多危險!其實名利中人,就是憂患中人。若一路走來,始終得意,非得有「大陰騭」「大福澤」,像我什麼都沒有,既少陰騭,又鮮福澤,又不長於藝業,何必妄求,徒增惱?

再想想,百年光陰也不過瞬息之間,生居華屋,死即山丘,當年帝王之尊,如今黃士一堆,所以我寧願抱著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,永保自性的完美,也不願自露鋒芒,被推選而為人役。

讀書的真正目的,求其所以為人也。想想,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皆各有為人之道,且皆於書中闡發之。讀書而不能為人?讀書何益?

今之讀書者,期能文而已,謀取衣食而已。讀了書,進而能躬行實踐,不愧為人之道者,能有幾人?

我未嘗不讀書,只是不願妄用精力,浪費時間在枝葉上罷了。

至於主敬存誠之學,克己慎獨之功,養心寡欲之事,以及孝弟忠信,一切為人的大要,雖未能一一身體力行,卻能稍加體會。

在您看來,說我不像個讀書人,試問,孔聖人當年,果像如今讀書人之張狂粉飾嗎?我一向深恐僅挾文章之一術,務名利之一途,不足以了卻人生之大事呢?

還有等而下之的讀書人,用機變,縱嗜欲,惟利是趨,以惡為巧,那堪稱四民之首,只不過是罪魁首。

我們再自我反省一下,總覺自責之不暇,那有餘力去議論他人之是非得失?」

 

師尊老大人就喜歡逍遙於山林,寄興於嘯歌,自得其樂。人各有志,本來就不能要求別人跟我們一樣。就像您們一生苦思焦慮,忙忙碌碌,為名利奔波勞碌,也無法強拉著我,跟您們一槎,再做紅塵世上勞苦之人。

何況有廊廟,就有山林,有立志朝廷為官的,也有嚮往山林隱居的,就像堯舜聖在上,無為而治,巢父,許由依然高風隱逸,不願為官,這種案例,歷代多多,他們跟我又有什麼不同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心得分享】

        僥幸得遇明師指點而修辦道,一股赤膽熱忱投入於伙食團經營中,轉眼十年,笑紅塵,困名利,如今生活不甚如意,卻能享受不被名利困鎖,誠如活佛老師說的:「入我門者不貧!」

        為了渡化成全學子,一心投入經典性海之中,是法會仙佛慈悲引導,是敬愛的前人老慈悲帶動,是研究班從未缺席的學道精神,是錄音帶輾轉反覆的聽,是勤作筆記而思義理,是熱此不疲的成全關心學子,於是有緣智慧小開,如井水湧出,法喜充滿。

         「投入在那裏 ,成果在那裏」因果總是不變的,無論收穫多與少,總是航向光明的大道,也不再迷失漫漫名利苦海之中,故言僥幸!天恩師德啊!

行萬里逍遙樂,

流大海自在歡;

中只為導迷儔,

學道理悟大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sui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